|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特产 > 追溯八旗历史,丰宁有一个老手艺快要失传啦!!

追溯八旗历史,丰宁有一个老手艺快要失传啦!!

关键词:丰宁,八旗,大酱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丰盛鼎康食品
  • 电 话:18611616299
  • 网 址:http://www.fengshengdingkang.com
  • 感谢 qqid25574986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7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追溯八旗历史,丰宁有一个老手艺快要失传啦!!



追溯中国的饮食文化脉络可以上到炎黄时期,这之中酱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调味品,备受世人的重视,这句久有历史的名言正是表现了中国人对酱的深深热爱,这其中特别是对于满族人民来说,酱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灵魂调料,可以说无酱无满族,不管家常饭桌,还是宾客宴请,要是没有酱为佐,感觉就失去了饭菜的滋味。

 


 


谈到满族人对酱的欢喜之情那不由得便要说到一个长惯于耳的词—八旗,确实尽管早在隋唐时期满族人便以豆制酱根据当地的气候、温湿度等自然条件创造出独特的酿造技艺,但真正让酱走进每个人们心里,流传至今的,还得归功于八旗子弟们。八旗酱王正是延续了这段历史,诞生于拥有浓厚满族文化的河北丰宁,传承了满族豆酱的原生秘方与工艺,将满族大酱 “豆更多,酱更浓” 的原始风味保留至今,为大家呈现豆香酱浓、原汁原味的正宗满族大酱。

关于八旗酱王的起源,还得从努尔哈赤南征北战统一女真部落说起。公元1591年正月,努尔哈赤挥师东向,开始了统一女真部落的创举,正月之际,在长白山这处,天寒地冻,可食之物有限,且在长期的征战中,盐分的缺失让八旗将士们体力明显有不足,士气减落,见到将士们如此,老罕王也是心急如焚。是夜,驻兵暂留在刚收服的部群中修整,老罕王心事重重便见月色正好于是带着一随从出了营房在外散心一二,走了几步便闻到一阵奇香扑鼻而来,让人甚为好奇,随即与随从寻着香气而去,只见一农户正往盘中盛放红色的浓浆,努尔哈赤确信这四溢的香气正是由此而来,便顾不得身份上前询问,农户倒也热情,不由分说的也给努尔哈赤递上了一碟,让他和着米饭一起食,努尔哈赤尝了一口,这米饭和着红褐色的酱汁入口便觉不同,仿佛有菜佐饭,努尔哈赤一时胃口大开,连食三碗米饭后,精神也振奋了许多,放下碗筷之际,努尔哈赤想这酱汁咸淡适宜,若是以之代盐佐饭不是刚好能解决军中缺盐的问题,随即便向农户询问这酱汁之事,农户也未有隐瞒,告知其此乃豆酱,是部落里祖先们留下的,取的是我们当地的豆材,发酵之而成。
于是努尔哈赤向农户讨要了一些豆酱回营,在隔日的饭食中加入了豆酱,八旗将士们食之后个个胃口大开,几碗下肚后精气神也有了改善,努尔哈赤心中大悦,随即招农户入营,大赏之,并封其为酱师,让其随军为八旗将士们做酱,而正是因为有了大酱这种副食,它的方便与营养大大地提高了八旗军的战斗力,捷报连连,公元1619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老罕王犒赏大军之际也犒赏了辛苦做酱的农户,并赐酱王的封号于他。后来满族入关,豆酱的制作依旧被延续了下去,酱王将自己的手艺世世代代传承,成为了清宫御膳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

 

历史的长河滚滚而去,努尔哈赤与酱王的故事早已远去,而如今酱王的后人为了纪念那段历史,也为了更好的传承酱王的手艺,将酱王的豆酱取名“八旗酱王”,并甄选黑土肥沃,大豆精美的河北丰宁为源,以酱王流传下来的制作工艺为基,在秉承古法手工酿造大缸原酱,传承酱王精髓,还原经典老味道的宗旨,只为让品尝者感受到延续千年的世代酱王风味。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331038562 传真:13331038562 邮箱:94190795#qq.com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